新闻
首页 >  我们新闻 >  435亿!冯柳“抄底”了这家医药股

435亿!冯柳“抄底”了这家医药股

  • 发布时间:2025-07-27
  • 来源:网络
  •   
  • 打印

  本周五◆★◆◆,A股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题材炒作方面也各有千秋。前有雅江水电站概念股异动拉升,后有海南自贸◆■★、稀土等概念托底接力。不过,从题材持续性上看,包括CRO■◆★★、AI制药、医疗物资出口等医药相关的概念就更胜一筹◆■■◆■,而这都与上周发生的一件大事儿有关。

  据笔者精心梳理,在上次(第十批)集采中◆★,共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中标公告,其采购周期普遍是3年,即至2027年12月31日。其中,主营业务为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的一家药企◆■■,其一部分中标的产品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采购周期是两年一次。

  与以往相同的是■★★■,本次集采再次明确提出“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的核心原则,这有效化解了市场对于创新药是否会被纳入集采的担忧,为创新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稳定的政策预期。同时,本次集采对企业的过低报价也做出了限制,这有效解决了行业内关于过度“内卷”的问题■■■◆◆。

  而据笔者梳理■★★★,冯柳旗下唯一公开在管产品“高毅邻山1号远望★■■◆■★”于7月16日新进现身太极集团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并且以2000万股的持股数量一跃成为公司的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按照公司当日收盘价21★■◆◆◆.76元/股测算,冯柳的持股市值高达4.35亿元◆◆■。

  据最新数据显示,知名投资者冯柳即新进重仓了一只标的,而这只标的正与这件大事儿有关◆■★★,那么■■,这件大事儿是什么?冯柳又新进重仓了谁呢?

  太极集团,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中药材资源及医药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也是中央企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上市公司。包括第十批集采在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在第五批、第七批、第九批集采中同样有多款产品中标,共有中标产品数量5种。而在即将进行的第十一批集采中,公司同样有拟纳入集采的药品,如地氯雷他定、尼可地尔片、异烟肼注射液等。

  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进度安排,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启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初步确定将对55种药品进行采购★★◆■■。

  与此同时◆■■■◆◆,结合太极集团近两年多的走势来看,冯柳此时布局“抄底”迹象明显。自2023年以来■■◆■◆◆,太极集团股价持续调整,最高时报67.90元/股,最低时报18.70元/股,期间最高收跌超70%◆■★◆★,尤其是2024年以来至今,收跌50%左右◆◆★★,这一跌幅在申万69只中药个股中排名第一。

  此外★★■,这还与近期一件大事的助力相关,即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工作要开始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即业内俗称的集采,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的采购方式,采购范围一般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服务的临床使用药品★■■◆■。集采对中标的药企来说,本质就是在“价”与■■■■■★“量■★★”之间做平衡,因为一般产品中标的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同时产品的销量会大幅上升。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创新药迎来政策红利期◆★◆,创新药研发投入有望持续加大◆◆◆,推动产业升级★★,可重点关注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管线布局的创新企业;另一方面,过往被集采降价过度压制的品类可重新调整“价”与“量”的天平,集采中持续中选、具备质量与成本双重优势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在医药行业喜迎重大利好的同时★★◆,知名投资者投资布局的动作频频,如高毅资产基金经理冯柳就是其中之一,他布局的医药股就是第十批集采中标的上市药企之一——太极集团600129)。

  在6月中旬短暂调整后,医药板块再次开启了“牛市”,其中医药生物(申万)指数在近期接连创下阶段新高■★■,并一度实现了连续14个交易日收红的盛况。

  在冯柳重仓买入后,太极集团开始震荡上行,至本周四更是实现了罕见的★★“七连阳”,周五微幅调整。

  这与医药股业绩的持续兑现高度相关★■。据笔者梳理,目前已有百余家药企发布了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超六成业绩预喜,业绩有望翻倍的更有27家。

  关于创新药,本公众号已陆续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本篇就不再讨论了,本次笔者主要梳理出了集采中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

  从以往业绩来看,这13家企业忧多喜少,如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仅有4家,发布今年中报预告的5家公司,其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若在之后价格调整之后,其未来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联系我们